拉尼娜来了,今年会是“冷冬”吗

   2021-11-12 180
核心提示:  昨天,在新近“到货”的“王炸”冷空气横扫下,上海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,人们纷纷穿上冬装。而这已是一个月来,我国遭遇的第

  昨天,在新近“到货”的“王炸”冷空气横扫下,上海气温出现断崖式下跌,人们纷纷穿上冬装。而这已是一个月来,我国遭遇的第二波大范围较强寒潮。

  此前有消息称,今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,出现了拉尼娜现象,并且已连续两年出现,在“双拉尼娜”的影响下,今年我国或将遭遇“冷冬”。这一预测会否成真?

  气候专家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拉尼娜的出现并不一定意味着“冷冬”,去年冬天其实是“暖冬”,并且还是拉尼娜年。由于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比较复杂,与其关注平均气温意义上的“暖冬”“冷冬”,不如更多关注极端天气事件的应对。

  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消息,今年7月以来,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,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,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。目前,美国国家气象局下属气候预报中心数据显示,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,已经形成拉尼娜现象。

  不过,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魏科提醒,拉尼娜现象的出现并不等于我国会出现“冷冬”。在1951年以来的15次拉尼娜事件中,有10次我国冬季气温偏低,而另外5次却偏高。也就是说,并非每个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气温都偏低,虽然我国冬季在拉尼娜年偏冷的概率更大一些。

  “事实上,‘双拉尼娜’现象并不罕见,而且并不一定就是‘冷冬’。”魏科说,去年冬天多地出现极端低温,但就是这个出现了拉尼娜的冬天其实是个“暖冬”。他表示,我国东部地区除了在冬季会频繁遭遇一次次冷空气活动外,冬季气候还表现有一定的独特性质,比如,东北-西北和南部地区温度存在反相变化,前冬与后冬气温不一致等。从整个冬季来看,当前冬(11-12月)温度偏高的时候,后冬(2-3月)则容易出现温度偏低,反之亦然。所以不能用整体“暖冬”或“冷冬”来讨论。因此他认为,同样是拉尼娜年,极端寒潮事件与整个冬季偏暖也可“并行不悖”。

  根据目前观测,今年出现拉尼娜事件几乎已成定局。不过,拉尼娜事件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冬季天气,仍值得讨论。在国家气候中心专家看来,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,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,除了拉尼娜事件,还有北极海冰融化、欧亚积雪变化,以及其他海域的海温异常等因素影响。

 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,今冬拉尼娜事件后期演变趋势和气候影响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。同。

 
标签: 财经金融
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资讯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申请链接 友情链接